(资料图片)
近些年国内车市日渐激烈的内卷,让车企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,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选择出海发展,以求在新的市场找到出路。
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企业对外出口新车共计214万辆,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75.7%,如果照此发展速度,那么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总量将一举超越去年311万辆的成绩,再创历史新高。
在这些出海的车企中,上汽集团绝对算得上是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,去年他们一共向海外市场输出了47.8万辆乘用车,这一数量几乎占到了他们总销量的一半之多,可见其对海外业务的重视,其中MG品牌在全球范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就连对汽车一向苛刻的欧洲消费者,也对其赞不绝口,旗下一款名为MG MULAN的两厢小车已连续多月,在英国和德国等地蝉联了同期销量冠军。
对此,上汽德国公司总经理袁映琛表示:“德国的汽车工业非常发达,是一个典型的本土市场,本土品牌的销量占比接近70%。德国消费者也非常骄傲,中国品牌到德国卖汽车,就像德国人到中国景德镇卖瓷器、到上海南翔卖小笼包一样。如果没有底气,很难在这里站住脚。”
至于破局的关键,其实就在于当前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方面,做得的确比德国品牌更加优秀。根据上汽的规划,他们今年的汽车出口量目标将会定在120万辆,其中MG的车型依然是主力,其预计销量将在80万辆左右。
除了上汽外,广汽集团也在近期积极拓展着自己的海外业务,就在6月28日,广汽埃安与泰国经销商,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,宣布进军泰国。而早已在东南亚站稳脚跟的长城则把目光望向了更为遥远的地方,目前他们正打算以巴西为跳板进军南美市场,并推出适合当地的“新零售”模式。
不过与以往的出口模式不同,这一次长城是打算直接在巴西建厂,而对于在这么远的地方建厂,外界的看法各不相同,有人认为南美地区的许多国家治安和基础设施都比较差,不利于在当地打造生产线,也有人认为,从长远来看,中国品牌要想真正走出去,就必须要在海外打造自己的工厂体系。
无论是从品牌影响力还是实际的造车成本考量,这都是利大于弊的事,想想当年外资入华之后,纷纷在中国合资建厂的操作就能理解。
如果用中国汽车工业副秘书长魏文清的话来解释就是,汽车出口一般可以分为机遇型贸易、品牌型贸易、简单KD制造、全面本土化制造和全面国际化五个阶段,而中国车企目前在海外业务的发展最多处于第三阶段,所以如何在其他国家,顺利实现本土化生产将会是所有中国品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。
而对于这一观点,上汽集团总裁助理余德也表示认同,他说:“海外建厂,是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要做的事。”